前几天,“华为百万年薪招8博士”上了热搜,无数职场老前辈颇感压力。只要想到奋斗的终极目标,可能只是别人的起点,就分外扎心。
惨的是,奋斗了好多年,还没等年薪过百万,身体先垮了。
前两天,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。一个在深圳做设计的年轻人,第一天入职就工作到凌晨四点多,平常下班都是晚上十二点,偶尔还要通宵。年轻人的心态还是不错的,以加班为荣,希望通过工作量证明自己在为公司付出,也能证明自己的价值。
有一次赶项目,他在连续加班两周后,心脏突然刺痛,便赶紧去了医院。结果领导不但没有慰问他,还埋怨道:“年纪轻轻能有什么事。”
智联招聘《2019年职场人健康力报告》数据显示,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职场人竟然只有两成。在当代职场人透支健康的情况下,即使年轻也会有各种健康隐忧。
职场人的健康问题都出在了哪里?
透过这份健康力报告,我们发现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烦恼。
“不到30岁,脖子已经累折了”
坐办公室的白领们,由于长期伏案工作,久坐不动,大多数颈椎和腰椎都有问题,成了白领担心的病。
人的颈椎好像一根弹簧,老是低头承重,时间久了,弹性越来越弱,后弹簧不能还原了。实验发现,低头的角度越大,颈椎承受的力量越大。当头低到45°时,颈椎相当于承受了22公斤的重物,相当于在脖子上挂了两个西瓜。
曾经看过一个新闻,一个29岁的年轻人因四肢瘫痪住进骨外科病房。磁共振报告显示:颈椎管内大量血肿压迫脊髓。
患者自己说,平日加班是常事,出事前已经连续熬了两个通宵,到了凌晨时分,突然觉得脖子僵硬、痛得不行,开始四肢胀麻、无法活动。
“北上广没有月经”
前段时间我有一个朋友辞职了。她是个很厉害的销售,许多人眼中的女强人,但她自己却清楚为了KPI付出了多少。
全世界跑单,三年都没有过节假日,跟着休息时间一起牺牲掉的还有大姨妈。中药喝了很久,肝脏快要吃不消了,月经依然无踪迹。医生给她下了后通牒,休息,调养身体。
当代职场女性的痛:“放下工作养不起自己,拿起工作养不起月经。”月经不调成了职场女性高发病症,常年就诊数第一。
“重大疾病年轻化”
前段时间,北京一个23岁的小伙子,因为常年加班到凌晨导致作息紊乱,被确诊为胃癌晚期。他是一名程序员,月薪3万,现在赚来的钱都投进了医院。
近几年,重大疾病已经盯上了年轻人。
高血压,糖尿病,癌症一早找上门,肺癌的患者平均年龄甚至已经降到了38岁。
饮食单一,缺乏微量元素,运动少,肺部功能弱,以及严重的空气污染,都是都是肺癌的诱因,如果再有吸烟的不良嗜好,无疑是雪上加霜。
用命换钱,再用挣来的钱续命。这样真的值得吗?
“心理疾病,是看不见的黑狗”
成年人的世界里已经没有了“容易”二字,崩溃还要在无声无息中进行。每一次都默默承受委屈,结果要么是集中爆发,情绪彻底失控;要么调节能力丧失,患上抑郁症。
一名互联网大厂的员工特别害怕周日,因为他一周的工作,往往从周日就要开始。进公司两年,加班成常态,每天一睁开眼,面对的都是堆满了电脑桌面的工作文档。
辛苦的工作摧残着身体,更可怕的是还侵蚀着人的思想。慢慢地,手头的工作已经越来越熟练,却丢了当年的热情与赤诚。工作之外,仿佛再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时间。
在他看来,加班并不可怕,“可怕的是加班让我变成了另一个人,一个自己都不认识的人。”比身体累更难捱的是心累。
好好照顾身体,是年轻人该做的投资
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,在北京地铁6号线呼家楼站台突然晕倒,经抢救无效去世,年仅34岁。
春雨医生掌门人张锐突发心梗去世,年仅42岁。
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校创伤骨科主任医师、博士生导师金丹教授,早上猝死,年仅45岁。
每次我们看到类似的新闻都会提醒自己,要注意健康,但是一想到要赚钱,就又开始透支自己的身体。
首先,无论多忙,都要坚持运动
在报告中,我们发现,薪水越高的人,健康习惯越好,都有健身、运动的好习惯。
工作中要想做好精力、注意力管理,有较高的工作效率,这一切都离不开过硬的身体素质。
Facebook CEO扎克伯格一般在早上8:00 起床,检查手机上的所有消息,然后他就会出去跑步、健身房。苹果CEO库克每天凌晨3点45分就会起床,在早晨5点,他会放下手头工作,开始健身,这是他多年的习惯。
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负责。熬夜之前不妨多想想,如果有一个好的抵抗力,少生病,就是在节省时间和金钱。
其次,提高专注力,工作是要拼效率
在职场,其实很多加班熬夜都是因为拖延症,白天刷微博,逛淘宝,不知不觉就到了下班时间,发现什么也没做,只好加班工作。
其实,提高白天的工作效率,我们就有更多时间享受生活。而心情好的时候,工作也不会一地鸡毛。这种良性循环,才能让人保持身心舒畅。
不久前看了本书《深度工作》,作者卡尔·纽波特说,深度工作就是,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地进行职业活动,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。
想要实现深度工作,工作习惯和自律都很重要,比如在工作的时候关闭聊天工具,把手机静音,每半个小时查看一次。
第三,改变思维模式,增强抗压力
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.艾利斯把思考的过程分为ABC模式:
A困境,表示我们遭遇到的情况
B信念,表示自己对该困难状况的认知
C结果,表示我们作出反应的感受或行为。
我们的反应通常是A到B,B到C的自动化反应。
比如,有一天,你看到老板对你特别冷漠(状况),以前他一向非常热情,你可能会怀疑自己没做好工作(信念),你会在胡思乱想中度过一天(结果)。而心理学家们认为,解决问题的钥匙藏在刺激与反应之间,这段距离是决定我们幸福和成功的关键。
当你遭遇到一个困境的时候,如果可以让自己停顿一下,尝试着换个角度看待问题,而不是一下子陷入情绪,更有利于摆脱心理困境。
其实,说到底,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,拼命也要有度,否则,挣来的钱,后也都给了医院,自己的生活质量也要大打折扣。
善待自己,有一个健康的体魄,就是对未来好的投资。